“天道好轮回,苍天饶过谁”,这句古话在金国的命运上体现得淋漓尽致。金国的兴衰犹如一场宿命的轮回,而它曾经为了消灭辽朝而与北宋结盟,谁料到最后却因背信弃义,亲手摧毁了北宋。
当年,为了共同消灭辽朝,金国与北宋携手合作,北宋虽然在战争中未能立下赫赫战功,但至少也是金国的盟友。然而,金国在北宋遭遇灭顶之灾后,立刻反戈一击,不仅断绝了友谊,还发动了对北宋的战争。经过一年多的血战,金军轻而易举地攻占了汴京,彻底灭掉了北宋。
本来,这一切似乎并不值得多说,因为北宋的腐朽早已不可救药。宋徽宗的暴政使得百姓怨声载道,起义不断。但金国所做的,尤其是掳掠徽钦二帝及数以十万计的北宋皇室成员,确实让北宋人民愤怒至极。金军不仅夺走了北宋的皇帝,还掠走了文武百官、贵族、工匠、平民等,几乎是将北宋的所有财富与血脉都带走了。
展开剩余81%在这次屠杀与掠夺中,特别令人发指的是金人对北宋女性的侮辱,尤其是皇室的女眷。她们不仅遭到了金人肆意的凌辱,甚至还被迫裸身参加所谓的“牵羊礼”,最终许多人沦为金人性欲的牺牲品,甚至惨死于非命。
而徽钦二帝的命运也相当凄惨。徽宗被软禁致死,钦宗尽管活得稍久,但也最终被杀。而其他的皇子、王公大臣,也无一幸免,几乎全部死于金国的暴政。唯有极少数如秦桧般卑躬屈膝、以求生之道的臣子,得以苟全性命,回到南宋。
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靖康之耻,南宋将其视为国家屈辱,一直心怀复仇之志。然而,报仇的机会来得并不容易。
当靖康之耻发生后,宋徽宗的儿子赵构被北宋的将领们推上了帝位,建立了南宋。初时,南宋根本没有复仇的心思,因为金国的压力太大,赵构甚至一度逃到海上避难。金国强大的军队和连年的战事让南宋无法与之对抗,北方大片领土被金国吞并。
就在南宋危急时刻,岳飞横空出世。岳飞联合韩世忠等将领奋力抵抗金军,不仅稳定了南方局势,还成功收复了大片失地。这一时期,南宋民众开始看到复仇的希望,然而,正当岳飞准备继续北伐时,软弱的赵构竟然下令撤军,并最终剥夺了岳飞与韩世忠的军权,转而与金国议和。
最终,宋金之间达成了绍兴和议,南宋被迫对金国称臣纳贡,割让了淮河以北的大量土地。而岳飞的死,则成了南宋复仇梦想的终结。绍兴和议后,宋金之间进入了一段相对和平的时期。然而,南宋的臣民们心中始终存有不甘,仇恨未曾消散。
在赵构去世后的几年里,南宋仍然未能恢复北方,金国则经历了内部分裂和腐败,逐渐陷入衰弱。就在这个时刻,蒙古的崛起成为了局势的转折点。
女真人原本是辽朝的子民,尽管生活艰苦,但他们却以英勇善战闻名。完颜阿骨打在短短几年内就打败了辽朝,建立了强大的金国。金国在鼎盛时期,人口达到五千六百万,军队规模达到百万,消灭北宋,征服了周边多个国家。然而,金国在对蒙古的统治中采取了苛刻的压迫政策,这种压迫不仅导致了民族仇恨的积累,更直接促成了蒙古后来的崛起。
蒙古虽然起初是金国的附庸,但在金国的残暴统治下,蒙古逐渐积蓄起了复仇的力量。成吉思汗的祖先——俺巴孩汗便是因为金国的屠杀而被钉死在木板上,这一仇恨在成吉思汗心中生根发芽,成为蒙古反抗金国的动因。
成吉思汗在统一蒙古各部后,做了长达五年的战争准备,最终在1211年发起了对金国的战争,二十余年的蒙金战争由此展开。金国的腐败与内讧让成吉思汗的胜利变得相对容易,虽然金国在1224年短暂恢复了实力,但金国再也无法恢复往日的辉煌。
值得一提的是,成吉思汗临终时,已意识到金国的衰弱,并明确告诉其子孙:“借道宋境,联宋灭金。”这为后来的宋蒙合作奠定了基础。
南宋在这一过程中也意识到了蒙古的潜力,曾多次提出联手蒙古共同灭金,但因赵构的软弱未能实现。然而,随着蒙古的崛起,南宋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一局势。最终,南宋决定与蒙古合作,开始报复金国的屠杀与掠夺,展开了漫长的复仇之路。
1233年10月,南宋与蒙古联合对金国展开最后的进攻,经过长时间的博弈与策划,南宋终于通过击败金国的最后防线——蔡州,彻底消灭了金国。金哀帝死于自杀,而金国的皇室成员也在此时经历了与北宋皇室类似的命运——遭受蒙古与南宋的报复。金国的女性,尤其是金哀帝的皇后,成为了战争中的战利品,许多人被虐待和羞辱,而宋人将这一过程绘制成《尝后图》,以示对金国暴行的回报。
这一事件的悲剧性,使得许多人对金国的灭亡产生了同情。尽管金国早期确实做了不少伤天害理的事,但金哀帝的坚韧与勇气,尤其是在金国即将灭亡时,依然为国家而奋斗,使他赢得了部分尊敬。反观北宋,其末期的腐败与投降,常常让人觉得金国的灭亡似乎更具英雄色彩,尽管它的结局同样充满了悲壮。
金哀帝不仅承受了先祖的血债,还因蒙古与南宋的复仇付出了生命。他的死亡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,也让人们明白了冥冥之中报应的力量。
发布于:天津市炒股杠杆怎么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