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26日凌晨,林高远确认新赛季征战德国乒乓球联赛,一条消息刷爆球迷圈。说实话,看到这新闻,我脑子里猛地闪过一句,“又一个老将要去欧洲闯了?”顿时心里五味杂陈,这事儿有点出乎意料,但细想其实也是顺应规矩。国乒的故事里,林高远一直都是那个让人又喜欢又替他着急的角色——有没有点像小说里那个永远差临门一脚、但你就是舍不得他下线的男主?
说起林高远,最有画面感的,当属2017年亚洲杯。那一仗,他简直是国乒新星的“高光时刻”。赛场上,林高远对上樊振东,强强对决,结果硬生生把小胖打得服服帖帖,4比2拿下冠军。全场鸦雀无声,球迷都愣了,“卧槽,这真的不是演习!”大家憧憬着:“男队核心,终于轮到你了!”可命运啊,偏偏爱玩反转剧。就在同一届决胜局,他对阵韩国李尚洙,手握赛点,胜利在望,结果一个失误,直接把到手的胜利送了出去。“林高远关键时刻掉链子”的标签,从此紧锁他身。这顶帽子,甩不开,摘不下,每逢外战,总不怕打脸刷新一遍。不是球迷刻薄,谁让事实啪啪打脸?一场场观众心梗现场,都是这么来的。
要说技术,林高远也绝对是天赋型选手。反手拧拉绝学,速度、旋转、落点一流,这不是我吹牛,是真有一票世界顶尖水平。你看世界排名前几的高手,遇上他的反手拉球,没少折在这里。但他的问题呢?说白了,就是正手和相持环节短板太明显。他像一把切菜刀,刀刃锋利但刀背太薄。一下能破防对手,可一旦需要硬刚持久战,自己就顶不住。遇到强敌,技术短板瞬间被放大,关键分上手一抖,球一丢,哥几个都跟着心凉。真不是能力不够,心理那一关一直过不去。
现在的队伍格局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,王楚钦强势夺主力,林诗栋这种95后小将爆发,打法越来越暴力,“国乒新生代”一个个都如同开挂。林高远刚到三十的关口,世界排名掉到没法进高级别赛事,甚至有过报名都需看脸色的尴尬时刻。职业生涯就像打乒乓,到了最后一局,赛点还多会儿输掉——太折腾了。
有网友问,“去德国打球是不是为了挣钱?”这话只能一笑了之。去德国,工资的确三倍于国内,但这个级别的林高远,早就不怎么缺钱。高远更在意的是比赛节奏,真正的挑战和成长。德国联赛,说是欧洲乒坛的“超级体验馆”也不为过,每周见不同风格选手,有削球,有横拍,有暴力快攻,全是他以前打国际比赛才遇得上的类型。在国家队,每天都是和自己熟悉的“内战对手”死磕,套路都快背出来了,练出“内战内行”的毛病。去了德国,就是逼自己直面“外战外行”,让紧张感无处遁形。脚下天天踩胶地板,随时要跟陌生球风死磕,这种陌生环境,别说运动员,谁碰到都心跳。不过,这正是林高远需要的——强行治他的“心魔”。
有意思的是,他德国行消息刚公布完,又回广东队备战全运会,和刘诗雯组混双。老实说,这画面很有戏,两位“老炮儿”联手再战,刘诗雯34岁复出已是逆天,林高远又踏上突破自我的路。两个老将,都在各自人生下半场拼着最后一口气,这场混双,就像一场理智与激情的碰撞。他们不是纯为赢球,更像是在用行动诠释对乒乓球的热爱,一种看似执着、但本质是温柔的坚持。球迷的心都揪在一块儿。
整个事件本质上,是林高远的“自我革命”。他去德国不是买一张回国的包票,而是专程和自己死磕。“决战心魔”,比任何一场金牌战还刺激。如果这次能真的突破自己,领域上再进阶一步,别的不敢夸,国乒历史里一定有他独特一笔。王楚钦、林诗栋们风头正劲、后浪拍前浪,林高远不拼就是被拍死;多拼一把,也许就能给自己和球迷一个后悔都没机会的答卷。这场贵在坚持,不吃亏。未来谁敢轻视“德甲林高远”?说白了,这才是职业体育的底色和魅力。林高远这次可能真的到了“破茧而出”的节点,啊,等着他的不是失败,不是遗憾,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新生。球迷们盼了这么多年,这一刻是真的来了——我们已经准备好为他喝彩,林高远,也要准备好了,去德国赢下属于自己的下半场!
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,如涉及权益问题,请提供相关证明,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。
炒股杠杆怎么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